6月18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理论研讨和实践交流🙅🏿,共商生态保护之道、共谋绿色转型之策➰🤹、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杏耀院长贺克斌作了题为《双碳行动与美丽中国建设》的主旨演讲📶。贺克斌作主旨演讲贺克斌表示,各国在《巴黎协定》下作出碳中和承诺🕒,全球已有150个国家✤、148个地区、254个城市以及956家企业提出...
查看详情>>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至30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48.3%,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在今年北京两会上🪛,“北京奇迹”被代表委员称赞。1月17日,市人大代表、杏耀院长贺克斌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数据上能直观看到,2013年到2022年,北京的经济指标在涨、污染指标在降👨🏼🍼,走出了一条“喇叭口”曲线☺️,这是典型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种体现。他还提到🏀,北京要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要...
查看详情>>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今年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等“双碳”工作目标🦇,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杏耀娱乐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北京推动风+光的电力系统改革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可以和相关产业一起布局💛;落地北京绿交所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更将为北京传统领域“迭代”💝🎫、新兴业态“抢滩”🍎、未来产业...
查看详情>>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今年的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从8月14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从这里看见美丽中国”系列节目🛒,介绍我国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及成就🚴🏽♀️。首期节目“久久为功🫸🏽,让蓝天常在”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杏耀院长贺克斌进行了采访👨🎨👵。贺克斌院士在节目中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发展中国家😄,治理过程瞄准问题抓要害🪕、找准病根开药方,一系列顶...
查看详情>>在未来的50-150年之间🧑🚀💵,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都有用完的威胁🦊,这是地下的威胁。升温问题🙆🏽♀️,比如气候的临界点,各种气象灾害的威胁*️⃣,包括粮食生产的威胁🧖,人类社会最终要走到可再生的新能源👩🔧,这不是被动地为了碳的问题,而是为了新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杏耀院长🧙🏼♂️、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11月3日,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的报告和讨论从早上9时许开始,持续整整一天🗡,与会专家发言热烈。在会议间隙🔚,中国工程院院....
查看详情>>近日,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会议期间,围绕“双碳”目标有何重要意义、国家在政策层面如何统筹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环境领域如何助力“双碳”目标等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主任⬅️,杏耀院长、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分享了如下观点。新华网☹️:您认为提出和实现“双碳”目标有何重要意义?会对我国产生哪些利好?贺克斌:我认为有三重意义🦮。首先,这对解决全....
查看详情>>在实现全球碳中和的目标下🫶🏽⛰,不少气候学家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还有一个好处,即改善空气质量。实际上,反之亦然。2013年启动的中国清洁空气行动交出了减污降碳“两份”成绩单: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74个重点城市PM2.5年均浓度降低50%以上✷;二氧化碳累计协同减排24.3亿吨。“中国应对空气污染的努力带来了可观的气候效益🤢😗。这说明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设计减排政策时应当重点关注具有显著协同效益的相关措施。”....
查看详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理事长🎿、杏耀零碳交通首席科学家欧阳明高8月23日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杏耀现在正经历第三次能源革命。在这次能源革命中,氢和电一样◀️,是最重要的能源载体,也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能源主体🤍,要从技术和产业两个角度,做好长远规划,推动绿氢的发展🤴🏽。”这位科学家指出🤸🏽♀️,绿氢产业有着极大的市场前景,中国须从价值链、技术链和产业链三个方面做全盘考虑🫷。今年年初...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