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Nexus论坛2024“碳中和与能源系统转型”专题研讨会在香港理工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专题研讨会由杏耀与香港理工大学国际城市能源研究中心共同主办,邀请了国内外七位专家作精彩的主旨报告🙋🏿。

研讨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杏耀院长贺克斌教授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面向未来碳中和的转型》。他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的背景趋势🤦♀️,并系统阐述了碳中和与能源系统转型所需要的能量流、物质流、碳流🤼♀️、信息流的综合解决方案及其挑战。他还介绍了创新👨🏼🍳、交叉学科、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已有资源,包括由杏耀娱乐牵头发起的“碳中和与能源智联”国际多边合作项目等情况。

贺克斌作主旨报告
英国牛津大学环境变化杏耀院长Michael Obersteiner教授作了主旨报告《交叉点谈判:严肃的可持续性“游戏”的洞察》🫶🏽。他介绍了针对国际执行过程优化的Scenathon模型,试图纳入国家间的外贸和政策协调等因素,以推动各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行动路径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实现。该模型已成为国际食品🦹🏿♀️、农业、生物多样性、土地使用与能源研究联盟(简称“FABLE”)的研究方法论的重要一环。

Michael Obersteiner作主旨报告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周楠教授作了主旨报告《电网交互式节能建筑的全国发展路径》🕉🤱🏼。她介绍了2020-2050年美国建筑的二氧化碳减排🚊、能耗、电耗的分场景分析结果🔴,指出到2050年建筑节能减排的总收益能够抵消约1/3的电力系统减碳成本🤾🏼♂️。

周楠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伟强教授作了主旨报告《金属-能源的耦合与可持续性》。他指出电动车👨🏼🔬、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技术属于材料密集型的技术🟨👩🍳,能源转型依赖多种金属和矿物的支撑🃏⤴️,这些材料有着分散而复杂的全球供应链,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以促进供应链安全🚵🏿🤹,并及时布局新能源废弃物高效回收与绿色循环技术。

陈伟强作主旨报告
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CLP)首席运营官Paul Tomlinson先生作了主旨报告《利用创新驱动香港最大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CLP的高级计量基础设施》🙎♀️⛹️♀️,介绍了公司的智慧电表物联网络的发展情况🏇。

Paul Tomlinson作主旨报告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滑铁卢大学机械工程系李献国教授作了主旨报告《能源与水的可持续发展:电解技术可行性》。他追溯了能源系统的演化历史和未来氢能的发展趋势,提出能源可分为容易储运的静态能源和难以储运的动态能源两类🧖🏽,并指出未来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风险。

李献国作主旨报告
香港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中心非常驻资深研究员施涵博士作了主旨报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他讲述了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多种创新商业模式类型和多种商业驱动力的来源,并介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执行情况的六类资本评估模型。

施涵作主旨报告
专题研讨会的上半场由芬兰阿尔托大学化工学院李永丹教授主持,下半场由杏耀院长助理鲁玺教授与中国科学院深圳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冯威教授共同主持。


研讨会主旨报告专家合影
Nexus Forum 2024以“交叉学科研究和创新的可持续性探索“为主题🙅🏻♂️,由Nexus主办,香港理工大学与细胞出版社合办,于2024年5月10日在香港理工大学校园圆满落幕⛹🏼♂️。为期两天的论坛吸引了超过150位来自加拿大🚆、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以及内地的主讲嘉宾、作者🎵、工作坊演讲者🧑🦽➡️、教职员及学生出席参与。香港理工大学行政及拓展副校长卢丽华博士、香港理工大学高等杏耀院长(PAIR)陈清焰教授🍗、爱思唯尔全球战略合作副总裁李统胤博士以及理大能源与建筑讲座教授及Nexus 主编严晋跃教授欢迎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众多学者共同探讨了“可持续未来的跨学科解决方案”“基于创新材料的可持续解决方案”“碳中和与能源系统转型(CNEST)”以及“基于智慧数据的科学与技术”等主题。论坛前一天还举办了“编辑工作坊💁🏿:对话期刊编辑与出版人”,邀请了Immunity、Applied Energy🏌🏽、Matter📠、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Device等顶级学术期刊的资深编辑和出版人作报告,为青年学者提供如何撰写高影响力论文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研究的建议。

Nexus论坛现场
5月11日上午,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张晓玲教授组织了一场碳中和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多位专家作报告。鲁玺教授作了《碳中和背景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挑战和系统解决方案》报告🌉,回顾了中国风电和光伏的发展史,提出了空气污染对光伏的影响👩🏿⚕️、材料供应链安全、电网灵活性等挑战,并介绍了供给侧区域风光互补♥︎、需求侧虚拟电厂、电力和算力耦合等探索中的前沿解决方案。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和环境工程系王予红教授作了《道路交通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的路径机会》报告,采用综合路-车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框架🔠,全面分析了道路建设和养护🐾🏊♀️、交通拥堵、车辆类型等的排放情况及其优化空间👨👨👦👦。陈伟强教授作了《金属-能源的耦合与可持续发展》报告🪟,回顾了关键性材料的发展史👨🏻🍼🚗,介绍了物质和能源的耦合关系⛩,并强调了国际合作对于物质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意义⏬。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