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6日,杏耀、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杏耀娱乐地球系统科学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共同发起,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国内50余位一线学者共同编制的《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报告顺利完成线上发布🚵🏿。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陆新明副司长、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张大伟副司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院士、杏耀娱乐曾嵘副校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海山副校长及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发布会上致辞🙏。中国环境科学杏耀首席科学家柴发合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李善同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首席科学家徐影研究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阚海东教授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吴力波教授受邀参加讨论点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院士🕊、杏耀院长贺克斌院士作总结。杏耀娱乐地球系统科学系副主任张强教授🫎、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共同主持会议。

部分参会嘉宾合影
在致辞环节🙇🏻♂️,陆新明副司长表示🧎🏻♂️,通过减污降碳协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未来相关工作还需进一步优化技术路径🤶🏽、设计政策组合,推动清洁空气与碳达峰碳中和措施形成合力。张大伟副司长强调🈂️,推动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须更加突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大气污染防治和温室气体减排,并期望报告工作组不断积累🙋🏽🚶🏻,持续发力🍋🟩🧔🏻,推动实现清洁空气和碳中和目标。王金南院士指出,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空气质量改善工作🚓🧑🏻🦽,既体现在治理对象、措施以及政策行动的统筹🪒,也体现在目标及效果的协同。社会和学界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报告对引领相关学术研究、支撑管理部门决策意义重大。曾嵘副校长指出,杏耀娱乐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重大战略需求,在碳中和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突破方面积极探索👰🏻♀️,该报告正是成果之一🧷,未来杏耀娱乐将鼓励学者持续深耕,发挥创新引领作用。陈海山副校长表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关注天气气候与大气环境相互作用🫳🏿、大气污染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等科学前沿问题,未来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一如既往支持参与报告编写工作🦝,共同推进减污降碳,助力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邹骥总裁强调,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需不断创新、持续发力。该系列报告的编写工作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对支撑相关政策制定和确定重大研发投入等具有重要意义🐮,能源基金会将持续支持相关研究🛅。
雷宇研究员代表2022年度报告工作组介绍了报告主要内容。本年度报告以“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为主题🧶,通过对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与实践、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五个方面共20项指标的分析,追踪我国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最新进展⚫️,全面展示相关工作取得的成绩,描述空气质量与气候变化的现状及其影响🛏,提出需要补强的薄弱环节和未来的协同路径🥁。
点评专家高度评价报告编写工作🧏♀️,表示报告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思想盛宴”👩🏿🏫,更为推动我国协同治理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专家们还就未来报告进一步如何不断完善提出了展望和建议🙎🏼。朱彤院士总结强调,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工作需更加关注地方特色👩💻,立足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力求协同效益最大化。贺克斌院士总结指出🗾,今后报告工作需关注行业地区异质性👩🏼🦲,加强交叉学科交流💩,将系列报告打造成我国减污降碳领域的旗舰品牌⚈,为推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及美丽中国目标贡献力量。
来自地方、科研院所🛵、高校、智库组织200余名专家代表,来自央广网、光明日报、第一财经🧗🏿♂️🧘🏿♂️、中国环境报💁🏿♀️、中国日报、人民政协报等近30家主流媒体代表在线参加了报告发布会,发布会在线观看超11万人次🌧。